新闻分类
公司业务
1 2 3 4 5 6

中海集运主营业务转型以弥补航运业务下滑

当前位置 : 首页 > 新闻中心

中海集运主营业务转型以弥补航运业务下滑

* 来源 : * 作者 : honestygroup * 发表时间 : 2013-11-14 * 浏览 : 229
据《中国证券报》报道,中海集运近日公告,公司经营范围方面做了变更,主要增加了机务管理、船舶检修及其他船舶管理服务等相关业务。此前公司主要业务为国内沿海、内河的货运、班轮运输和集装箱业务。

这是中海集运为扭亏的又一次努力。此前急于扭亏的中海集运分别将旗下连云港新东方集装箱码头的部分股权,以及中海码头发展有限公司的全部股权进行了转让。
2012年财年,中海集运盈利约5.2亿元,而其2013年中报显示,中海集运截至6月30日亏损超过12亿元。虽然自今年6月份以来国际乾散货市场指数BDI从804点上升至2,000点以上,但航运企业的日子并没有太多好转。继出售旗下连云港码头股权之后,中海集运在10月份又卖掉旗下中海码头发展有限公司。此次出售中海码头能为公司带来8.7亿元的税前利润。这对上半年亏损12.66亿元的公司来说,能为今年实现盈利打下较好的基础。
值得关注的是,中海码头发展有限公司由其控股股东中海集团下属香港子公司收购,由此也能看出控股大股东对于力保中海集运扭亏的决心。
不过有分析人士认为,根据中海集运中报,中海码头是其盈利水平最高的业务板块,将其出售虽然短期内能给公司带来巨额收益,但未来几年是否有利于公司发展还需要观察。
此次股权转让的对价为香港码头向中海集运增发的股份,交易之后中海集运将持有香港码头49%的股份,而香港码头则处于亏损状态。
此次中海集运的业务范围增加了机务管理、船舶检修及其他船舶管理服务等相关业务,无疑是为了规避国际航运运价低迷的现状,力求在未来为公司找到新的利润增长点。
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有1,647家,完成工业总产值7,903亿元,同比增长3.4%。其中,船舶制造企业完成产值5,951亿元,同比下降0.1%,船舶配套企业产值1,130亿元,增长15.1%,船舶修理企业产值181亿元,增长11.6%,船舶改装企业产值317亿元,增长23.6%。由此可见,船舶配套和检修业务在航运业低谷显示出较稳定的增长性。
业内人士介绍,轮船检修业务在航运业内利润相当大,甚至可达到30%以上,「最关键的是这块业务相对稳定,受航运运价的干扰较小。」业内人士表示。
同行业的数据或许更富有说服力。中国重工2013年半年报披露,报告期内船舶制造与修理改装业务板块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3.84亿元,毛利率仍然达到10.47%。在近几年航运业形势如此低迷的情况,这个成绩相当令人满意。而2012年巨亏达95亿元的中国远洋,事实上公司其他业务板块皆处于增长态势,唯有乾散货远洋业务巨亏。
中海集运证券部人士透露,船舶检修和航运是完全不同的两个领域,目前公司刚开始涉及这方面业务,今后将会视其发展情况决定是否进一步扩大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