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及交通部共同研究开发长江流域经济
* 来源 : * 作者 : honestygroup * 发表时间 : 2013-10-17 * 浏览 : 221
据北京新浪网报道,中国国家发改委会早前同交通运输部在京召开了关于《依托长江建设中国经济新支撑带指导意见》研究起草工作动员会议。会上,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指出,中国经济要保持长期稳定增长,必须「向内」使劲,当务之急就是要壮大能够支撑转型升级的长江经济带。
「80年代看深圳,90年代看浦东,本世纪初看滨海,新时代看什么?」这个问题似乎已经有了答案。
湖北社科院副院长秦尊文近日谈到目前国家的区域发展战略中心发生重大转移时表示:「今后很长一个时期是看长江流域和中部地区。」
近期有关长江流域经济开发以及中部城市群一体化的规划编制会议分别召开,其中长江流域经济开发带所涉及的省份名单得以确定,云南首次纳入到长江流域经济带行列。
目前,包括云南、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省市发改委人士,正在加紧编制上报涉及本地的经济开发材料,为国家出台长江经济带规划做参考。
官方媒体称,徐绍史对长江经济带的战略定位,一是依托长叁角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二是做大上海、武汉、重庆叁大航运中心,叁是推进长江中上游腹地开发,四是促进「两头」开发开放,即上海及中巴(巴基斯坦)、中印缅经济走廊。依托这4个定位,最终拓展中国经济发展空间,形成转型升级新支撑带。
秦尊文指出,国家开发长江流域形成经济带,早已有之,只不过过去没有落到实处。为此,湖北早在2008年就编制了湖北长江流域的开发规划,但是湖北省是以县市为单位,这与国家规划是以省为单位还不一样。
而交通部此次参与进来,主要是从航运的角度,发改委参与进来,主要是从更宏观的经济角度考虑,「长江流域过去做过开发,所以现在应该是再开发。」他说。
国家编制上述规划,也使得长江经济带的规划定位发生了变化。比如过去80年代浙江在规划带范围。本次是以长江主干道考虑,浙江省未纳入,但是云南因为有水富县的港口为长江第一港口(过去是四川宜宾),所以被纳入到长江经济带规划。
中国从沿海开发变为沿江开发意义重大。中国港口协会研究中心主任杜麒栋接受采访指出,这种转变必然会大大促进港口经济的发展。
此前国家的港口发展就是为了运输而运输,现在港口发展已经不是这个样子,「港口必须带动地方的经济、腹地的发展。特别国家中西部开发以后,怎样来带动,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运输。」
国家开发长江流域,意味著整个中国区域战略格局已经在发生变化。
上海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沈开艳指出,从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推进,它所依托的,条件成熟的、经济基础最好的、产业实力最好的,就是长江黄金水道。
目前国家编制长江流域经济带规划,或是对中国未来10年、2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的整体区域发展格局做一个定调。
她认为,浦东开发开放对当时沿海开发起到了先头兵作用,下一步随著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沿海地区制造业等可能更多地向内陆拓展,制造业很多是需要依托交通的,「长江流域有一条黄金水道,正好满足制造业发展所需的交通条件。」
目前中国东中西的区域差异大。上海人均GDP是贵州的5倍就是例证。开发长江流域,目的是为了解决地区经济不平衡的问题。而如何开发长江,实现整个经济带动,是一个重大问题。
重庆工商大学长江上游经济中心主任王崇举认为,重要的是找到区域联动的动力,不让规划流于形式。他认为,中国不只是需要沿海,沿江和延边开发都不可或缺。
四川经济社会发展重大对策研究中心周江则认为,长江流域开发,会使得周边地区收益大,比如四川乐山港口距离成都100多公里,该港口实际上就变成了成都港。而有了该规划,包括 四川庐州、自贡一些老工业基地也可以再次振兴。
「80年代看深圳,90年代看浦东,本世纪初看滨海,新时代看什么?」这个问题似乎已经有了答案。
湖北社科院副院长秦尊文近日谈到目前国家的区域发展战略中心发生重大转移时表示:「今后很长一个时期是看长江流域和中部地区。」
近期有关长江流域经济开发以及中部城市群一体化的规划编制会议分别召开,其中长江流域经济开发带所涉及的省份名单得以确定,云南首次纳入到长江流域经济带行列。
目前,包括云南、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省市发改委人士,正在加紧编制上报涉及本地的经济开发材料,为国家出台长江经济带规划做参考。
官方媒体称,徐绍史对长江经济带的战略定位,一是依托长叁角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二是做大上海、武汉、重庆叁大航运中心,叁是推进长江中上游腹地开发,四是促进「两头」开发开放,即上海及中巴(巴基斯坦)、中印缅经济走廊。依托这4个定位,最终拓展中国经济发展空间,形成转型升级新支撑带。
秦尊文指出,国家开发长江流域形成经济带,早已有之,只不过过去没有落到实处。为此,湖北早在2008年就编制了湖北长江流域的开发规划,但是湖北省是以县市为单位,这与国家规划是以省为单位还不一样。
而交通部此次参与进来,主要是从航运的角度,发改委参与进来,主要是从更宏观的经济角度考虑,「长江流域过去做过开发,所以现在应该是再开发。」他说。
国家编制上述规划,也使得长江经济带的规划定位发生了变化。比如过去80年代浙江在规划带范围。本次是以长江主干道考虑,浙江省未纳入,但是云南因为有水富县的港口为长江第一港口(过去是四川宜宾),所以被纳入到长江经济带规划。
中国从沿海开发变为沿江开发意义重大。中国港口协会研究中心主任杜麒栋接受采访指出,这种转变必然会大大促进港口经济的发展。
此前国家的港口发展就是为了运输而运输,现在港口发展已经不是这个样子,「港口必须带动地方的经济、腹地的发展。特别国家中西部开发以后,怎样来带动,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运输。」
国家开发长江流域,意味著整个中国区域战略格局已经在发生变化。
上海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沈开艳指出,从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推进,它所依托的,条件成熟的、经济基础最好的、产业实力最好的,就是长江黄金水道。
目前国家编制长江流域经济带规划,或是对中国未来10年、2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的整体区域发展格局做一个定调。
她认为,浦东开发开放对当时沿海开发起到了先头兵作用,下一步随著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沿海地区制造业等可能更多地向内陆拓展,制造业很多是需要依托交通的,「长江流域有一条黄金水道,正好满足制造业发展所需的交通条件。」
目前中国东中西的区域差异大。上海人均GDP是贵州的5倍就是例证。开发长江流域,目的是为了解决地区经济不平衡的问题。而如何开发长江,实现整个经济带动,是一个重大问题。
重庆工商大学长江上游经济中心主任王崇举认为,重要的是找到区域联动的动力,不让规划流于形式。他认为,中国不只是需要沿海,沿江和延边开发都不可或缺。
四川经济社会发展重大对策研究中心周江则认为,长江流域开发,会使得周边地区收益大,比如四川乐山港口距离成都100多公里,该港口实际上就变成了成都港。而有了该规划,包括 四川庐州、自贡一些老工业基地也可以再次振兴。